“我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2021-08-29

温柔有力.gif

鸟.png


好像在关系里总是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付出,一直在牺牲,却得不到什么赞赏,时间长了心里势必会很委屈,就觉得,“我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你难道都没看到吗?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这句话听起来是抱怨,但其实有一个很真实的期待:希望被看见、得到认可,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去获得一段好的关系。

 

人都是想跟别人亲近的,但每个人从小到大学会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学会了控制,有的人学会了依赖,我们今天聊的这些人,他们学会了奉献、迎合,让自己对他人是有帮助的,这样自己才是有价值的。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本质上都是由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决定的,投射性认同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投射性认同里暗含着这样一种机制,就是潜意识里想让对方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不自觉地向对方施加某种压力,诱使对方被迫以一种被限定的方式去感受、行动。

 

就拿迎合的这种关系模式举例子。

 

比如在职场中,同事可能特别乐于助人,会说,啊这件事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那个表格我已经设置好了。被别人帮了忙,你本应该觉得,哇这个人真好,但好像就是有一股无名火,这些事儿本身对你来说也不难,但你又不好意思不高兴,毕竟“人家也是好心好意,我怎么能生气呢?”


类似的情况在亲密关系里也会出现。





你会看到在这样的人际互动里作为接受者他的感受是在被“诱导”和“操控”的这里打了引号是因为这种“诱导”和“操控”不是对方故意的是受潜意识驱使的看起来是在说我帮你不需要任何回报你别有压力但是无形中好像又在提醒“你欠我的。事实上也真的很容易让人觉得哎呀好内疚啊我欠下了人情啊

 

那作为乐于助人的那个当事人呢,他可能从小就用这种迎合、牺牲自己的方式去获得父母的认可,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生存下去。这种内化了的关系模式,会不断地驱使他去寻找跟父母很相似的客体,这个客体能够契合“迎合—认可,获得关系”的模式,如果不契合,那不自觉地也会诱使对方变成能用这种方式去互动的客体。

 

这里有一个突出的信念:我需要为别人做点什么,自己才有价值,只有这样我才能留在关系里。别人跟我有关系,爱我,是因为我能付出,不是因为我自己本身是什么样的而被爱、被接受。

 

但长期付出的结果经常是事与愿违。因为作为接受的那个人会内疚感,长期感受到内心被这种内疚入侵,要么他会很愤怒、爆发了,要么他会默默远离这个总是在迎合的人。所以往往你越是付出,对方逃得就越快,关系就会受影响。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去指责有迎合模式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式,没有孰优孰劣,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看到人们对关系的渴望,去看模式背后有什么。

 

如果你恰好就是“迎合”模式的人,你需要做的其实只是稍微觉察一下,你真实的需要是什么,比如,你需要被认可,需要伴侣的陪伴,还是需要伴侣能在家务上多帮帮你。这些需要,如果不通过付出能不能表达出来?当你把“我有一个需要”和“表达需要的方式”整合起来,相信你在关系里会很舒适。

 

长久地照顾别人,彼此都会有负担。一个人能够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其实是对他人最大的帮助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


end.jpg


—— 此网站页面内容和设计已申请专利,抄袭和模仿必追究法律责任 ——

扫码联系山青云白心理导师

微信咨询

立即扫描二维码
用心沟通
欢迎在线和我们的助理咨询师交流
我们不夸大问题 不渲染情绪
只在意你最真实的感受
温柔有力 山青云白

扫码关注山青云白公众号

山青云白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推送心理文章和心理活动
24小时咨询热线
0755-86635828
深圳南山区深南大道12069号海岸时代大厦东A座2113
粤ICP备15097105号

山东保安公司 接线端子 高德高周波